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北京银保监局:疫情期间警惕四类金融诈骗

来源: 本站原创  2020-03-11 18:15:40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银保监会2.jpg        图片来源:微摄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王晓洁、郭宇靖)在全民抗疫期间,部分不法分子打起了疫情的主意,实施新型金融诈骗。北京银保监局10日发布通知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谨防四类骗局。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类骗局分别为低息贷款型诈骗、投资理财型诈骗、盗取信息型诈骗和非法集资型诈骗。

      低息贷款诈骗团伙利用疫情期间少数人资金紧张、亟需贷款的情况,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台或打着“受理政府疫情专项贷款”的旗号给用户授信数万元额度,靠收取中介费、保证金行骗。用户交完费用之后,骗子杳无音信。

      投资理财诈骗团伙则利用部分老百姓在疫情期间旺盛的投资需求行骗。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区块链”概念发行“冠状病毒加密货币”敛财,还有一些人通过聊天软件向受害人推荐虚假的金融投资产品。

      盗取信息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百姓的个人出行信息,发送虚假“退改签”短信,诱使受害人拨打短信中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由此获得受害人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将卡内余额转走。还有一些诈骗团伙通过社交软件、二手交易网站等渠道发布虚假的售卖口罩、防疫物资信息,收取消费者费用后将受害人“拉黑”。

      非法集资诈骗团伙则以“为疫区捐款”为由诈骗,还有不法分子打着“为感染者众筹医药费”的旗号诈骗。

      针对上述骗局,北京银保监局提醒,百姓应做到四个“应当”,四个“拒绝”,避免落入诈骗陷阱。首先,申请贷款应当选择银行等合规金融机构,拒绝小广告、小作坊式的网络金融产品;其次,投资理财应当牢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拒绝高息诱惑;第三,个人信息应当加强保护,拒绝泄露个人敏感金融信息;第四,爱心捐赠应当认准正规渠道,拒绝不法分子假借疫情非法敛财。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北京银保监局:小微贷款1.21万亿元

      2019年05月21日14时37分
    • 北京银保监局查处“退保理财”

      2019年12月31日09时19分
    • 北京银保监局发金融防诈骗“锦囊”

      2020年03月11日08时57分
    • 北京:不得借机抢夺包商银行客户

      2019年05月27日13时03分
    • 北京银保监局:不得变相抬升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2019年11月20日15时39分
    • 朱彤担任德意志银行中国董事长获准

      2020年11月04日14时00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1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