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国创新能力排名为何稳步提升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2-10-11 09:12:47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2022年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11位,较上年提升1位,较2012年跃升23位。中国全球创新排名近年来稳步提升,主要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细分指标多项领先

      根据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美国、瑞典、英国和荷兰位列前五,中国离前十仅一步之遥,其他新兴经济体保持强劲势头,印度和土耳其首次进入前40名。

      报告显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推动全球创新活动的研发和其他投资继续蓬勃发展。2021年,全球风险投资交易激增46%,与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繁荣时期水平不相上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非洲地区的风险投资增长强劲。2021年,全球顶级企业的研发支出增加近10%,达9000多亿美元,高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

      “中国所取得的成绩,是国家将创新作为增长引擎、给予大量关注的结果。中国以非常全面的方式创建创新生态系统,这是其能够在创新能力上稳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认为,未来,全球不仅要更加关注创新投资,还要关注如何将投资转化为经济社会影响力,质量和价值对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亚于数量和规模。

      “根据这份报告,在制度、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研发、市场成熟度等7个评价维度中,中国在知识和技术产出方面表现最好,居世界第6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介绍,中国创新产出多项指标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有9项细分指标排名全球第1,分别为:阅读、数学和科学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量表;国内市场规模;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占比;单位GDP的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单位GDP的本国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劳动力产值增长;单位GDP的本国人商标申请量;单位GDP的本国人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创意产品出口额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

      区域创新成效显著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132个经济体中,中国进入全球百强的科技集群数量达21个,比2017年增加14个,数量首次与美国持平,居全球首位。

      “21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说明我国区域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张旭说,我国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成渝、武汉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建设,全国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创新格局。

      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突出,科技实力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全球百大科技集群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排名第2位,北京居第3位,上海—苏州排名第6位。上述地区PCT专利申请量占世界份额达到13%,科学论文产出占世界份额达到7.7%。

      长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持续加强。南京、杭州、合肥分别排名第13位、第14位、第55位。成渝和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加速推进。武汉、成都、重庆分别排名第16位、第29位、第49位。黄河流域主要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西安、济南分别排在第22位和第61位。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郑州、厦门分别上升至第34位、第83位、第91位;兰州首次进入百强行列,排名第100位;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4个城市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

      整体效能持续提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价结果,反映出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的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说。

      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全社会研发(R&D)经费中企业资金占比全球排名第3位,较上年提升1位;高校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连年入围“QS全球教育集团高校排名”前50强,3所大学平均得分保持在世界第3位;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强,高校与产业研发合作排名第5位,较2012年提升4位。我国产品出口位居世界前列,高技术产品净出口占贸易总额比重排名第4位。

      中国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保护创新、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持续优化,也体现在相关评价结果中。其中,商业环境综合得分排名第13位,创业政策与文化指标居第9位。

      国内市场规模排名保持世界首位,国内工业多样化指标排名保持在第2位,为私营部门提供信贷金额占GDP比重排名第4位,较2012年上升16位;为初创和成长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排名第9位。支撑创新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电子化参与度指标居世界第9位,比2012年提升54位;政府网络服务指标居世界第12位,比2012年提升47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邢怀滨表示,我们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不移奋力攻坚克难,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贡献更大科技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创新项目孵化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

      2021年11月08日09时35分
    • 中行创新投贷联动 开启产业扶贫

      2020年05月26日09时30分
    • 交通银行不断加强产品创新

      2022年01月04日13时27分
    • 访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2023年02月03日08时56分
    • 一图读懂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

      2019年08月05日14时19分
    • 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

      2022年12月27日10时14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2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