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在2014年便开始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并于2019年开始陆续推出试点。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此前发布报告称,中国走在数字货币应用前列。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覆盖数亿人。应用场景上,除了用于日常消费和支付交易,理财、公积金、工资发放、普惠贷款等应用也开始于各试点地区落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方能确保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行稳致远。
近日,世界知名品牌价值研究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国工商银行连续七年蝉联全球银行品牌价值榜首,并在总榜单中连续七年蝉联排名最高的中国品牌。
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如期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显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7790亿元MLF操作和156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本月MLF到期量为7000亿元,MLF中标利率为2.75%,自2022年8月以来连续6个月处于这一水平。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第三支柱保险中有国家制度安排的部分。记者17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截至2022年末,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
刘鹤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我们针对房地产领域风险,着力稳定预期,提供合理流动性,放松过热时期的调控措施,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未来中国房地产业稳定发展仍有足够的需求支撑。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我们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全面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银行举办“观大势 启新篇”《2023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线上发布会,连续第5年对全球主要市场权益、债券、外汇和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2023年走势进行研判,提出个人金融资产配置策略建议,并同时发布2023支“白皮书”主题书签数字藏品。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
半个多月前,非洲国家毛里塔尼亚获批加入亚投行。如今,亚投行已拥有106个成员,覆盖全球81%的人口和65%的GDP,成为成员数量仅少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开发机构。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助力企业获取资金成本显著下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也明确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要精准有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1月13日,银保监会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主持会议,其他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