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开业运营以来,始终秉持多边主义,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运营,实现在高起点上的快速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诠释和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亚投行成员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同时包括不少发达经济体,这一独特优势使亚投行成为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纽带。
近日,国务院决定,任命陈华平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同意其不再担任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会理事长职务。中央组织部通知,陈华平同志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免去其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职务。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等政策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预期趋稳,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根据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安排,9月26日为“集中教育宣传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指导各金融机构集中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的教育宣传。
8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6255.8亿元。国债发行9224.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3089.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194.7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4453.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31.7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9632.2亿元。
会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具体做到“四个持续发力”。要夯实基层基础,在提升党建质量上持续发力,推动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向处室和基层延伸,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完)
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的要求,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
“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近日正式发布。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21家银行机构上榜;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人保集团、太保集团、阳光保险等9家保险机构上榜。工行、建行、农行和中国平安入围榜单前十。据悉,今年是近5年来银行机构上榜数量最多的一年。
面对目前内外部“看空中国、唱衰中国”的杂音,在9月20日上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四部委联合出面,解读经济形势和政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金融监管总局结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集中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项行动,围绕普惠金融、扶贫扶弱、支农支小、助企纾困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办理群众可知可感的“关键小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确还存在不少困难挑战,但看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看大势、看走势。目前,内外部看空中国、唱衰中国的杂音不少,我想说的是,这种论调过去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和未来也注定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