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的要求,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
出台惠民便民政策。调整和完善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业务办理要求,发布关于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指导金融行业将支持养老、医疗、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等惠民便民措施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便利性、规范性。
当前,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高度警惕此类诈骗,谨防财产损失。
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将继续坚持金融为民理念,围绕传播金融正能量、提高金融安全意识、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办好为民实事这五个方面,展现各金融机构在监管新格局下的新风貌、新建树。
本次活动以“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安全意识,促进市场公平有序为目的,围绕普及金融知识、传播金融正能量,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倡导理性消费理念、树立价值投资观念,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办好为民实事、回应社会关切等五个方面,统筹金融全行业力量,以教育宣传月活动为牵引、为民办实事工作为抓手,将传递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着力提振金融消费信心,切实增强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为促进保险业回归本源和稳健运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保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监管标准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保险业发展实际,优化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通知》共十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来自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2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银行监管机构的19名监管人员参加了研讨班。
为落实个人养老金相关制度要求,有序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金融监管总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监管引领,着力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绿色能量”。
金融监管总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监管引领,着力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绿色能量”。
近期,为了破解知识产权“评估难”这一痛点,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营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建设银行规范有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强保险业监管。2023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