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助推“双碳”目标,又一个万亿级“蓝海”来了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2-03-24 09:48:50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较为迅速,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氢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王翔介绍,《规划》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N”之一,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能源供给端,“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王翔说,“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并且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

      在能源消费端,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王翔透露,将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另一方面,将氢能作为高品质热源直接供能,减少工业领域化石能源供能,可以直接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产业化发展安全优先

      氢能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对此,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指出,要把安全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内在要求,建立健全氢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针对氢能制取、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全产业链,强化重大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提升全过程安全管理水平。

      刘亚芳还提出,以安全可控为前提,加强氢安全相关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技术、材料、工艺创新,支持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及时有效应对氢能各类安全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共同提升氢能全过程安全和经济性,逐步降低氢能使用成本,助力氢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刘亚芳说。

      严禁盲目跟风、跑马圈地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2030年,我国加氢站数量将突破1500座;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如此一个万亿级“蓝海”,如何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

      对此,王翔表示,《规划》将“创新引领、自立自强,稳慎应用、示范先行”作为基本原则,严禁不顾本地实际,盲目跟风、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造成基础设施和资源浪费。

      王翔提示,各地方要综合考虑本地区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合理布局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应用等产业链相关项目,稳慎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严格落实能耗管控责任和生态环保要求,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运营标准规范。严禁以建设氢能项目名义“跑马圈地”。

      “希望有关方面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和短板,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积极有序发展氢能源。”王翔说。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深耕绿色金融 助推双碳目标 ---齐商银行绿色信贷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02月24日11时00分
    •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更有作为

      2021年12月22日13时19分
    • 金融机构需将“双碳”目标嵌入业务全流程

      2021年07月20日10时49分
    • 江苏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1年11月22日14时35分
    • 双碳目标下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发展迅猛

      2022年01月27日16时48分
    • 邮储银行携手德交所发布“STOXX邮银ESG指数” 助推中国ESG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年03月03日14时34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2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