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车市价格战谨防用力过猛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3-03-17 09:53:51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尚未平息,燃油车价格战又烽烟四起。日前,东风系车型在湖北武汉推出大幅购车补贴,其中东风雪铁龙C6车型“优惠9万元”。此后上汽通用、一汽奥迪、广汽本田等传统燃油车品牌纷纷跟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宣布不同程度地降价,汽车价格战持续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此轮燃油车价格战爆发的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车市开局遇冷。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汽车市场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5.2%。燃油车下滑幅度尤甚。二是“国六B”排放标准切换压力。随着7月1日“国六B”标准执行日期渐近,车企正加速老车型清库存,价格持续松动。三是新能源汽车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抢占了原本属于燃油车市场的蛋糕。

      市场竞争本就是一场淘汰赛。要看到,与汽车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企业产业集中度并不高。目前我国有生产资质的乘用车生产企业超过130家,汽车市场品牌数量则更多。尴尬的是,相当部分企业和品牌月销量不过万辆,很难生存并盈利。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合理利用价格竞争手段,不仅可以提升产品销量,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加速对弱者的淘汰,实现产业重组升级。

      问题在于,此次燃油车价格战由于地方政府的因素,又呈现博弈的复杂性。作为仅次于房地产的大宗商品,汽车不但单品价值高,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GDP和税收,吸纳大量就业,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对本地整车企业“宠爱有加”。但这也导致了一个潜在风险,就是不少地方不自觉地被车企捆绑,甚至深度介入汽车企业经营。企业发展得好,自然皆大欢喜;一旦不尽如人意,则后患无穷,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还要警惕的是,此轮燃油车价格战中,弥漫着过度炒作之风。一些自媒体鼓吹,燃油车价格战意味着“燃油车定价体系坍塌”“燃油车即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如此偏激的观点,除了耸人听闻,一点都站不住脚。

      不可否认,在能源转型和技术变革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会以较高幅度增长,挤压燃油车市场空间,但新能源汽车不可能完全取代燃油车。从市场规律来看,当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定量级后,增幅会趋缓,并与燃油车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比例共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足够容得下多种动力车辆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广阔的地理疆域和复杂的气候环境,也需要不同动力车辆才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更有不少自媒体在网上散播各种假消息,加剧市场恐慌。比如,“16万元买宝马X1”“奔驰狂降11万元”“22万元买奥迪A6”等。事实上,一些企业参与价格战的产品降价幅度也不是某些自媒体夸张得那么大。

      当然,价格战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利好消费者,毕竟能用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车型。但要警惕的是,价格战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砍向对方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如果价格战用力过猛,不仅会对品牌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到利润积累。一个企业没有一定的利润,就很难有足够资金投入新产品开发。久而久之,行业创新力就会不足。同时,一辆汽车的制造涉及上万个零部件,背后是庞大的汽车产业链。如果整车厂没有合理的利润,必然会对上下游产生挤压,产业生态难言健康,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忠阳)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谨防“弃风弃光”大规模反弹

      2022年08月04日09时14分
    • 谨防储能产业沦为资本盛宴

      2021年08月03日09时25分
    • 谨防盒马“标签门”再次上演

      2018年11月26日15时59分
    • 银保监会:谨防不法分子冒充监管实施诈骗

      2020年06月23日16时10分
    • 车企该如何应对价格战

      2023年02月24日09时43分
    • 守住“钱袋子”|⑥ 谨防“馅饼”变“陷阱” 对非法金融活动说不

      2022年06月23日13时25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2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