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普惠保险提升健康保障水平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3-11-07 14:20:10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近日,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开放参保。新一年度产品继续秉持普惠利民的基本原则。一年保费195元/人,价格不变,最高保障300万元。近年来,以“北京普惠健康保”、上海“沪惠保”等为代表的“惠民保”产品先后迭代,为公众健康提供更多保障。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普惠保险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近年来,保险机构聚焦重点群体,提供具有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风险保障需求。从产品形态来看,各地的“惠民保”虽然属于商业保险,但是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普惠属性。通过多次迭代,“惠民保”的免赔额有所降低,保障范围不断扩展。从健康管理到特药服务,“惠民保”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被保险人遭遇重大疾病时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局长李明肖表示,作为政府指导、商业化运作的新型保险,北京普惠健康保在保障人群、保障范围、便捷理赔三方面实现创新,尤其是将老年人、既往症人群、新市民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充分体现了北京保险行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的积极探索。2022年参保的350万人中,60岁以上参保人超110万人,新市民超16万人。

      由于“惠民保”保费低,保障水平高,从保险产品的运作规律来看,尤其需要再保险公司的分保支持,进行风险分散。中再寿险战略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金笑权介绍,2020年以来,中再寿险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以创新推动“惠民保”保障服务升级。值得一提的是,中再产险参与的多地“惠民保”产品中,纳入CAR-T、创新药械等医保目录外产品责任,使慢病、癌症等带病群体以实惠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健康管理及先进疗法服务。截至2022年底,累计覆盖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22省市70余个项目,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3亿人次。

      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对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专门用于个人养老保障的保险产品,具有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等特点,为人民群众长期积累“养老钱”提供了新的选择。今年9月份,太平人寿浙江衢州中心支公司客户魏女士为母亲投保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满60岁后可终生领取养老金。魏女士今年又为自己购买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自己做好养老保障。

      2021年6月,原银保监会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鼓励试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自试点启动以来,业务进展总体平稳,社会反映良好。金融监管总局决定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从试点转为正常业务,符合条件的人身保险公司可以经营。

      作为专业性养老保险经营机构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试点以来推出了“国民共同富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国民养老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之后发现,一方面消费者的养老意识在增强,配置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在增强;另一方面消费者更青睐具备普惠属性、稳健安全的养老保险产品。国民养老保险将持续积极探索开发各类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收益形式多样的养老金融产品,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

      来自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63.7万件,累计保费81.6亿元;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保单件数约7.9万件。 (经济日报 记者 于泳)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2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