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见图1)为46.1,与上月持平,小微企业运行平稳。
近年来,分期消费成为互联网金融热点。各平台推出了多种分期消费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也应看到,分期消费容易产生非理性消费,一些分期消费产品还不够规范。消费者要留意分期消费存在的风险,量力而行、理性消费,企业也应规范经营、防控风险。
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结构调整攻坚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显示,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弹性和韧性得到全面显现。
11月2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会议强调,下一步要坚持既定方针政策,调整优化思路和举措,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化解风险,多渠道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完善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的长效机制,保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我国与美国等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差异较大,因此判断我国货币政策变动趋势,不能简单地看央行资产负债表“缩表”与否,而是要观察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高低,以及法定准备金率对银行货币创造能力约束的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指出,总体来看,我国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区块链不能与虚拟货币画等号,虚拟货币不是区块链应用的全部。投资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不给非法金融活动提供生存土壤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这里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已取得积极成效。11月25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我国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同时,金融风险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演进趋势。对于下一步工作计划,央行也提到,将完善现有政策法规,改进监管框架,包括制定完善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的法律法规,明确经营范围、准入标准、监管规则、法律责任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人出境旅游、出国留学热度也在不断升温。记者注意到,出国留学金融已成为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等银行加速布局的市场,多家银行打出“一站式”服务理念,欲通过差异化服务脱颖而出。
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推进会,并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此次《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全面推进,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进行第四次报价,就在前一天,11月19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部署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6家商业银行负责人出席。会议强调,要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推动金融机构真正参考LPR定价,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分析人士预计11月20日LPR利率将大概率出现调动,同时预计金融机构在未来会收到更多的窗口指导,货币到信贷的传导很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