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激进加息难解通胀高企之忧 美这步棋下错了地方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2-07-15 09:15:15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造成目前美国通胀高企局面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供应链受阻导致供给短缺,从而推高能源和食品价格,美方的激进加息并没有对症下药,长期看也无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考虑到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其当务之急应是多做有益于全球供应链畅通稳定之事。

      这段时间,美国政府频频表态要采取措施抑制通胀,于6月份进行了近30年来最大幅度加息。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对遏制其国内通胀的效果尚待观察,但已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引发多方担忧。考虑到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其当务之急应是多做有益于全球供应链畅通稳定之事。

      目前,美国国内饱受“40年高点”通胀的煎熬。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7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9.1%,涨幅继3月份和5月份之后第三度刷新40年来的峰值。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10.4%,高于5月份的10.1%。超过一半的美国消费者正不得不改变饮食习惯,以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面对通胀压力,美联储将遏制通胀作为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在年内已三次加息的基础上,预计7月份还将有所动作。

      加息通常可在短期内抑制总需求,对需求过旺造成的通胀有效。但是,造成目前美国通胀高企局面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供应链受阻导致供给短缺,从而推高能源和食品价格。因此,美方的激进加息并没有对症下药,长期看也无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早在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警告,全球范围内持续的供应受阻可能使通胀预期失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承认,很多推升通胀的因素比如俄乌冲突,不由美联储控制,“其中很多都真的不取决于货币政策”。

      对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受阻,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方面,美国逆全球化大势而动,拉小圈子割裂世界市场,四处兜售对华脱钩的“印太经济框架”,无视中国作为全球贸易龙头对维系世界供应链运转、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使得国际贸易遭遇极大阻力。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高强度制裁,再叠加俄罗斯的反制举措,使商品流通雪上加霜,导致世界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供应大大萎缩,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这两方面因素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厂商生产、物流成本高企,最终传导至消费市场,导致通胀居高不下。

      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美联储加息不仅无法解决居民对能源、食品等生活物资的刚性需求,反而会导致生产者成本继续上升,长期内进一步抑制供给,引发滞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美国经济的明显辐射作用,其轮番加息外溢效应明显,因为更高的利率推高了美元汇率,推升世界经济发展成本,更使得部分国家特别是负担巨额美元债务的新兴市场国家承受巨大压力。

      当前,只有迅速解决供应链受阻的问题,才能有效缓解全球面临的高通胀,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复苏的道路。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无益于降低不断攀升的商品价格。美国更应承担自身责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政策协调,加强合作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仇莉娜)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美联储激进加息推升衰退风险

      2022年07月29日09时29分
    • 访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格恩

      2022年10月12日14时53分
    • 美联储激进加息不止 “硬着陆”风险加剧

      2022年09月22日15时37分
    • 美激进加息究竟能不能遏通胀

      2022年09月27日09时11分
    • 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殃及全球 市场忧虑升温

      2022年09月23日08时56分
    • 美联储激进加息,中美利差倒挂,中国如何应对?

      2022年08月01日09时13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2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