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渣打中国近5000万罚单背后的烦恼

来源: 投资者网  2023-02-28 14:19:58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近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中国”)因39项违规行为被罚没近5000万元,而其违法违规行为有多项与房地产贷款有关,引发市场关注。  

      具体来看,39项违规行为主要涉及到房地产贷款业务、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同业业务及披露不合规等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4965.94万元。其中,总行3625.94万元,分支机构1340万元。  

      39项违规,被罚近5000万

      2月17日晚间,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公开一系列大额罚单,涉及5家银行,罚款总额超3.8亿元,另有14名相关责任人一并被罚。据了解,此次处罚源自2019年银保监会对前述银行此前年度的业务专项检查。  

      渣打中国是所涉受罚银行中唯一一家外资银行,合计39项违规事实,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4965.94万元,其中,总行3625.94万元,分支机构1340万元。  

      39项违规,几乎涵盖了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包括内控合规方面的问题,有关联交易的问题,有授信审批和违规放款的问题,贷款挪用问题,违规掩盖不良的问题,违规收费问题。  

      内控合规方面一直是银行违规的常见案由,也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对于渣打中国而言,内控合规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未经核准履职以及董事会未按监管规定履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不合规、年报披露不合规、未按监管要求披露股东变更信息、监管报表数据报送错误、EAST报送数据质量不合规等多项违法违规事实。  

      同时,罚单显示,该行涉及违反规定收费,重复收费,未按照规定进行服务价格信息披露并违规收取费用,服务收费质价不符等。同业业务方面,该行存在未对同业业务交易对手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理、同业业务期限不合规等行为。  

      针对本次处罚,渣打中国方面表示,罚单提及的相关问题,源自监管部门开展的现场检查,所涉及问题均发生在多年以前,不影响现有客户目前的业务。  

      “渣打高度重视监管部门在相关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根据要求进行整改并已取得良好进展。我们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强化审慎经营理念,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该行表示。 

      违规受罚,涉及房贷、信贷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渣打中国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多项与房地产贷款有关。  

      比如,罚单提及,该行存在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存贷挂钩、要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客户在合同签订前存款,个人按揭贷款首付款资金来源审核规则存在缺陷、未严格审查资金来源,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按揭贷款未严格执行首付比例和利率,员工优惠住房贷款利率低于政策规定下限等行为。  

      在信贷业务方面,该行亦存在信贷资金被挪用,回流至借款人或其子公司账户,用于归还本行贷款;中小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部分资金用于偿还贷款本息;个人消费贷款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资金流入证券公司或用于偿还贷款本息;通过借新还旧、展期等方式人为调整贷款分类,掩盖不良等行为。  

      信贷业务方面,渣打中国已不是第一次领大额罚单了,去年2月,该行因违反信用信息查询规定领罚单,渣打中国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罚23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所松动,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需求端进行了政策松绑。比如在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上,都比之前更加宽松。同时,宽松的环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些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在首付款资金来源方面,以及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方面,违反相关行业政策规定,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是银行监管的重灾区,去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掀起了一股提前还款潮。事实上,很多人被一些不良中介机构所诱惑,通过经营贷或者消费贷置换自己的房贷,从而可以进行利差套利。  

      在这些中介机构的操作之下,经营贷或者消费贷被违规挪用进入楼市的情况多了起来。于是监管加强了经营贷或者消费贷违规挪用进入楼市的监管力度,罚单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除了个人之外,一些企业也把信贷资金用来归还银行的贷款本息,形成违规挪用的事实。渣打中国在这方面就包括个人消费贷用来归还房贷,小微企业贷款违规归还贷款本息等。  

      信贷资金、房贷一直都是国内银行违规的重灾区,也是监管部门打击的重点,而渣打中国其母行渣打集团“依托独特的环球网络,为客户提供全球统一的身份认同、全球账户通览、免费全球电汇等服务”,并以其财富管理(中间业务)著称,作为国际银行本地化的渣打中国为何会在房贷、信贷业务上频频违规?  

      “吃息差”为主,谋求财富管理转型

      公开信息显示,从1858年在上海设立首家分行开始,150多年在华经营从未间断,是扎根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性银行之一,2007年4月,渣打中国成为第一批本地法人化的国际银行。目前,渣打中国的营业网点已覆盖近30个沿海和内陆城市。目前,渣打中国在全国拥有22家分行、67家支行和1家村镇银行。  

      数据显示,渣打中国的母行渣打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创业投资业务、企业银行和私人银行业务,2022年总营收为USD156.38亿元,其中私人银行收入占比52.20%。  

      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渣打中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55亿元、69.11亿元、65.29亿元、72.69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13亿元、13.97亿元、14.90亿元、21.91亿元。整体来看,尽管近些年来渣打中国的营利能力有所增长,但也存在较大波动(见下图)。

      另有数据显示,作为国际银行本地化的渣打中国,其利息收入占据绝对优势。  

      2019年-2021年间该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5.84%、62.75%、56.4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8.35%、19.72%、19.23%。  

      该行公告对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净息差收窄影响”,可见该行的利息收入占比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国内第二大外资银行,渣打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内地财富管理业务起步相对较晚,尽管其母行渣打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业务中私人银行占比超50%,渣打中国也得入乡随俗“吃息差”。  

      “吃息差”务必发力贷款业务,该行对公业务贷款占比较高,在8成左右,个贷在2成左右。同时在个贷中,个人住房贷款是构成个贷的主要内容。  

      这或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该行信贷、房贷出现违规。  

      不过,好消息是该行在中国的财富管理布局已经初见成效,官方发布会上提到,“2020年7月,渣打宣布投资4000万美元在广州设立渣打大湾区中心,该中心已于去年5月全面投入运营。”  

      渣打中国相关人士还具体介绍称,2022年2月,宣布在未来三年投资3亿美元到中国相关业务,涉及领域包括数字化、营业网点和业务网络、人才、风险管控和合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财富管理等关键性业务能力,目前各项投资工作进展顺利。(丁琬璎)(思维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渣打银行(中国)回应被罚4965.94万

      2023年02月20日17时02分
    • 渣打银行:进博会体现大国责任

      2019年11月04日11时00分
    • 渣打中国完成在华外资行首笔人民币亚式期权业务

      2022年06月09日17时49分
    • 渣打银行(中国)总裁张晓蕾:未来三年,渣打集团将投资3亿美元到中国相关业务

      2022年03月08日10时58分
    • 渣打中国任命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2022年02月22日17时20分
    • 渣打中国成为试点业务首家外资合作银行

      2021年03月18日10时48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2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