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莫让有偿打包“变了味儿”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3-03-16 09:24:51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是什么让我即使撑得难受还是嗦光了面?——打包盒收费。”这是某网友在一家以“量大实惠”著称的面馆点评页面留下的评语,而有着类似经历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用完餐后,不少秉承节约理念的消费者希望将剩菜打包带走,但在有偿打包前“望而却步”:“一盘菜才二十几元,就剩下几块肉,还要花三元买餐盒带走,我干脆不打包了。”另一位网友直言。

      中华民族素来有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打包带走”习惯的普及正是这一传统的产物,其出发点在于倡导公众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引导文明餐桌新风尚。然而,有些餐饮企业却从中嗅到了“商机”,使得打包渐渐“变了味儿”,沦为了部分商家的牟利工具。

      经常外出就餐的人不难发现,针对不同材质、规格的打包盒,不同的餐厅会收取1至5元不等的费用,是否对塑料袋收费也因餐厅而异,个别餐厅更以“餐盒可耐高温”“无低价餐盒”为由,对一个打包盒收取8元甚至10元的高额费用;在就餐完毕后提出打包要求时,部分餐厅不主动告知收取打包费,或是店内不明码标价,消费者往往在结账后才发现有打包费这一项“隐形”支出;更有商家大肆宣传“外带可免费打包”以招徕顾客,但消费者却在打包时被告知,免费的仅仅是“商家帮助顾客打包”这一行为,而打包盒仍需付费,让人啼笑皆非。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让消费者不禁产生困惑:“商家本来应该鼓励打包,怎么现在像是变相‘劝退’?这不是默许和放任浪费吗?”毕竟,在价格相对高昂的打包费面前,“撑得难受依然坚持光盘”的顾客是少数,有些人选择撇下剩菜,扬长而去。

      关于餐饮商家提供打包服务,法律中早有明文规定。2021年4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点餐提示,根据消费者需要提供公勺公筷和打包服务。北京、上海、河北等多地也先后出台条例,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为消费者打包剩余食品提供便利。但是,针对打包与否强制收费、打包费收取是否有统一标准等问题,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相关规定。

      由此可见,目前打包费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费用不透明、标准不统一、监管不到位。对此,建议相关监管部门聚焦有偿打包这一问题,深入落实监管责任,积极推进专项整治,健全完善标准规范,有力遏制有偿打包“牟利化”势头,尽快建立价格监管的长效机制。

      打包往往是对过量点餐的“补救”。因此,餐饮商家应积极履行制止浪费的提示义务,通过张贴“光盘行动”标识等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从源头杜绝浪费。有条件的商家可根据消费者的“光盘”情况给予实物奖励或减免打包费用,以示鼓励。同时,相关行业协会应针对打包费用、餐盒规格等事项尽快推动出台统一标准,加强对行业内部“打包乱象”的自查自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广大消费者有责任牢固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将“光盘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外出就餐时按需点餐,不“充场子”“好面子”,主动打包剩余饭菜,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共建文明餐桌。(刘潇潇)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莫让大宗商品“虚火”烧了中小微企业

      2021年08月23日09时35分
    • 莫让朋友圈“信用修复”蒙蔽双眼

      2023年02月10日09时21分
    • 莫让盲盒促销诱导食品浪费

      2022年01月13日09时11分
    • 莫让非法信贷污染校园

      2022年09月08日10时44分
    • 莫让网销保险乱了规矩

      2018年07月09日10时56分
    • 莫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变“摆设”

      2021年08月03日13时03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2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