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十四次会议,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举措,并提出要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要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等“四个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必须有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从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7日公布的数据看,2019年12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从2019年全年看,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总体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于2020年货币政策的展望,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将进一步突出灵活性,更注重经济全局的考量,留足政策空间应对不确定性。
随着2020年首次全面降准落地,有观点认为,全面降准意味着房地产金融环境放松,会有大笔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年初较大的市场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2020年首次降准在首日落地。中国人民银行1月1日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布置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借款人可与银行平等协商,将贷款利率“换锚”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或固定利率。这将扩大LPR应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助于推动和深化利率市场化。
2020年金融科技如何走?央行给出了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金融App备案全覆盖等六大重点发展方向。据12月30日央行官网消息,在日前召开的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上,央行强调2020年要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持续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继新发放的贷款顺利“换锚”后,存量贷款定价基准也将迎来转换。中国人民银行28日发布公告,自明年3月起,开始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存量贷款定价基准为啥要换?如何换?存量房贷怎么换?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解答。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日前在四川成都举行。三国领导人同意,将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
12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0325亿美元,较2019年6月末增长345亿美元,增幅1.7%。相关人士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持续扩大开放,外债总规模增长是一个正常现象,应理性看待外债余额突破2万亿美元。整体来看,当前外债存量结构合理,结构持续优化,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是推动同业业务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同时也是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易发多发的领域之一,自然也就是风险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已有不少分析人士预计,此前资产规模快速膨胀的中小银行将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总体上看,这既是同业业务发展最坏的时代,也是同业业务发展最好的时代,更是同业业务转型升级的难得窗口期,中小商业银行中谁能够实现同业业务规范发展的率先突围,将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到重要的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