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武乡农商银行依托当地梅杏产业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深做实普惠金融,结合自身各项工作开展实际。全程参与、植入金融产品服务,致力于做梅杏专业银行,助推梅杏产业高质量发展,“武乡梅杏”地理标志品牌愈加响亮。
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再次成为博览会战略合作伙伴,并与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共同主办《湖南对非产品和旅游专场对接活动》,推动湖南名优特色产品走进非洲。
在2023年6月21日召开的临沂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临商银行因“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健全“四会一层”治理体系,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将党的领导贯穿到经营发展全过程;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思想建设规定动作落实到位;深化“沂蒙精神百千万工程”,在宁波建立沂蒙精神展馆,落地美德信用贷款,让沂蒙精神文化自信转化为商品自信,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明显”,连续两年在市直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位列全市19家国有企业第一名。
这是银行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的必由之路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持续推出数字化产品,不断挖掘数据、运用、经营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速……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提速,这是银行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的必由之路,但并不意味着银行网点将完全消失,银行正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联动,推促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场景化转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农银汇理基金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编制开发了中国市场首只乡村振兴权益指数。6月19日,“中证农银乡村振兴指数”(指数代码:931225)在上海正式发布。
为了引导金融资源要素与清远生态优势相结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质效,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指导金融机构创建了“金融助理”“金融特派员”“金融村官”等驻镇扶村工作机制,截至今年4月末,辖区金融机构累计已派驻1500多名金融人才驻镇帮镇扶村,而纪逾睿就是这1500余人中的普通一员。
5月26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落实五大任务 服务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新闻发布处一级调研员黄海燕主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建成作主题发布,党委委员、副主任卢晓东等人回答记者提问。自治区农牧厅、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同志受邀出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网、金融时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等20余家媒体参加。
5月25日,西城区与攀枝花市深化友好合作座谈会召开,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市政协主席李仁杰,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出席。
5月23日,中国银行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与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党委副书记、行长刘金一行座谈并见证签约。
作为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临沂市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已成为江北最大的市场集群。临商银行作为根植临沂的地方银行,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不忘初心使命,实现了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双赢”格局。
“多亏了临商银行多年来的支持与陪伴,我们项目研发才能不断推进,产品生产才能保质保量,企业才能成长到今天的规模。”山东龙立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恩菊深情说道。
金融事业起于为人民服务,兴于为人民服务,哈尔滨银行坚持消费利民,围绕居民“衣食住行医旅”高频场景,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让利于民。坚持融资惠民,不断丰富融资产品,打造出“丁香”等极具哈尔滨银行特色的经营和消费贷款品牌,推动个人贷款稳健增长。坚持渠道便民,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出击”的渠道建设思路,架设起直通客户的“桥梁”,切实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